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思想之一。自然资源部发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通过系统重构山水林田湖草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体系,适应流域和区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的需要。从生命共同体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出发,本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在总体设计上具有三点先进性。
一是系统重构自然资源调查指标体系,适应“山水林田湖草沙”统一管理的需要。有别于从用途出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监测方式,《总体方案》更加注重资源-资产-资本的系统理解,尤其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对生态资产有更深入的认识。直观用途属性相对薄弱的荒漠、冰川等自然资源所具有的地表过程参数特征及其潜在自然资本与生态资产属性得以强化。例如将冰川冻土纳入水资源调查范畴,从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角度评估沙地、裸地、沙漠等自然资源的综合治理需求和潜力。作为新加入的重要调查内容与指标,地表基质及其地球物理化学性质指标成为多门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的纽带。通过调查监测指标体系重构,不仅展现了资源生态属性与生产生活属性的同等重要性,而且凸显了地表过程参数指标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统一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二是立体划分自然资源空间层次,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要素的整合。不同于以往对农、林、牧或土地利用类型要素的分门别类独立调查监测方式,本次《总体方案》建立空间位置上重叠的地表基质层、地表覆盖层和管理层,并统筹考虑地下资源层。可以认为,包含地质地貌、土壤属性等要素的地表基质层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形成基础,包含耕地、森林、灌木、草地、河流、湖泊、沙漠等要素的地表覆盖层是生命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包含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等要素的地下资源层是生命共同体的潜在特性,而包含各种功能区与控制线在内的自然资源利用管理界线则构筑了生命共同体的外部保障。通过立体组织结构,有效表达自然资源要素之间及其与人类社会要素在空间上的整体联系,形成了对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系统诠释。
三是全面开展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特征的评估。并列于全国国土调查等对自然资源共性特征的基础调查,本次《总体方案》以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生态功能等为内容设置专项调查,为立体反映自然资源综合特征提供定量依据。针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不同要素类型,设计具有针对性、相互关联并可以用于建模评估的调查监测指标体系,一方面有助于对作物、水、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要素的认识从单一的数量底线思维走向数量底线和质量底线的结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然资源要素的理解从直接观测指标的罗列走向对生命共同体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效应的综合评价。在相同空间位置、一致空间尺度上的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将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结构与功能协同治理和优化提供有力工具。
为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中值得进一步关注以下四方面关系。一是格局与过程的关系。自然资源的空间格局既包含规模属性,也包含空间布局特征,土壤侵蚀过程、污染物传输过程等地表过程不仅受自然资源规模影响,也与其空间布局方式有关。在相匹配的时空尺度上同时监测自然资源空间格局指标和地表过程指标,有助于深入理解地表过程的形成原因,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空间配置提供依据。二是变化与稳态的关系。为有效贯彻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治理方针,需要建立特征指标判断自然资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稳定性、恢复力。通过长时间监测数据序列的构建,判读自然资源稳态转换的临界点,识别影响生命共同体系统恢复力的关键结构参数,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提供明确指标和阈值。三是近程与远程的关系。综合治理的效应并不一定发生在本地,需要强化调查指标的空间精确性、监测序列的时间对应性、模型评估的参数可用性,从而深刻理解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陆海输沙、旱区风沙源治理与城市空气质量、大规模造林固碳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为“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效应评估提供全域视野。四是服务与福祉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了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必须进一步规范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度量标准,从而通过评估指标倒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指标。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和地域文化下,民生福祉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多样的,因而服务与福祉的关系需要本地化而不能直接照搬国际经验。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划基础上,确定增强区域人类福祉的代表性生态功能或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用于自然资源系统治理的效应评估和监测预警,将为提升民生福祉目标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搭建从自然到社会、从科学到决策的桥梁。(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
附件: